|
关于推动山东精品旅游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时间:2023-02-28 标准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标准决定质量。标准化在筑牢产业发展基础、加快产业提质增效、增强产业综合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基础性、引领性作用。新时代推动我省精品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构建、完善我省精品旅游业标准体系,培育发展一批精品旅游标准化项目。现就加快推进精品旅游业标准化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和《“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精神,深入落实省政府《关于贯彻〈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推进标准化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工作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进标准化战略实施,完善精品旅游标准化体系建设。坚持突出重点,紧密围绕精品旅游发展战略任务和重大需求,突出优先主题和重点领域,注重社会关注、行业急需的标准制修订;坚持问题导向,强化问题意识,进行多层设计,切实解决工作重视不够、投入不足、贯标不力、人才不济等问题;突出行业特色,打造精品旅游品牌;注重全员参与,统筹协调各方力量,支持和参与精品旅游标准化,做到全员参与标准,全员意识标准,全员执行标准。为我省新旧动能转换精品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和建设全国标准化创新发展高地赋能助力。 二、工作目标 以推动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精品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为导向,以创建和丰富山东省区域公共品牌为引领,优化旅游标准化治理结构,增强旅游标准化治理效能。到2025年,着力构建涵盖精品旅游新型业态旅游产品建设和服务标准的精品旅游标准体系。标准化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标准制修订、实施和监督管理更加规范、科学、高效。标准得到广泛普及应用,培植一批创新性和示范性强、效益高的优质项目,红色旅游、工业旅游、乡村旅游、海洋旅游、研学旅游、康养旅游、生态旅游等为代表的优质旅游供给更加丰富,标准对精品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引领作用充分发挥,精品旅游规模不断壮大,服务更加规范,品质效益显著增强。 三、工作任务 (一)健全精品旅游标准化推进机制 完善标准化工作机制。推动建立与标准化行业主管部门和旅游行业主管部门的沟通联络机制,定期汇总报送典型标准化工作成效。在标准化工作专业委员会基础上推动筹建山东省文化和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精品旅游分技术委员会,形成政府指导、行业协会引领、企业参与的标准化工作格局。 完善精品旅游标准管理制度。研究制定《精品旅游标准管理办法》等管理文件,进一步规范标准制修订各环节工作流程。强化信息反馈、评估、复审制度化建设,保证标准规范性、时效性。规范标准化工作专业委员会管理,强化委员会在标准制修订工作中的组织管理和技术审查职责,保证标准质量和制修订效率。 完善标准实施、监督和评估机制。建立精品旅游标准实施信息反馈和评估机制。推动标准实施,鼓励企业采用先进标准,及时对重点标准开展后评估工作。标准化工作专业委员会定期开展标准复审,提出继续有效、修订或废止结论。起草单位及时跟踪标准实施情况和问题,并进行分析处置。 (二)完善精品旅游标准体系 服务现代旅游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需要,遵循系统性、协调性、完整性和开放性原则,建立完善包括康养旅游、红色旅游、工业旅游、农业旅游、海洋旅游、冰雪旅游、邮轮旅游、体育旅游、会展会奖旅游、研学旅游等在内的精品旅游标准体系,为更好地适应、引领、规范和促进旅游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提高精品旅游重点领域标准水平 加强景区标准制修订。应根据景区管理、经营、服务工作的实际制定基础设施、人员服务、游客安全、信息服务与管理等方面的标准。标准应融合景区文化,符合景区组织管理、实际运营的需要。 加强旅行社标准制修订。以为游客提供满意的旅行服务为根本出发点,以企业的规范运营、质量控制和服务创新为着力点,制定咨询、接待、交通、住宿、餐饮、导游、线路安排和售后等方面的标准。 加强饭店标准制修订。在贯彻执行已有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基础上,结合饭店行业特点,制定环境、设施、原料、服务、管理等方面的标准,提高饭店综合竞争力。 加强海洋旅游标准制修订。围绕经略海洋战略,制定海滨、近海、深海休闲度假方面的海洋旅游标准,积极制定邮轮、游艇等高端海洋旅游设施及服务标准。 加强红色旅游标准制修订。立足山东红色资源特点,制定红色旅游设计、设施、展陈、服务、配套、卫生、安全和管理等方面的标准。丰富发展红色文化研学旅游,制定红色教育景区、红色研学夏(冬)令营等方面的服务标准。 加强工业旅游标准制修订。以标准化推动旅游与现代高新技术产业、高端制造业、特色工业及工业遗产等融合互动,围绕游客旅行设备、景区设施设备,制定相关的工业旅游装备研发与制造标准。 加强乡村旅游标准制修订。以推动形成农业生产、生态、生活功能相结合的标准化建设新模式为目标,制定乡村休闲旅游、乡村特色旅游、农业园区、精品民宿等方面的服务和管理标准,推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向规范化、品质化发展,打造乡村休闲旅游精品。 (四)增强精品旅游标准的创新供给 加快康养旅游标准化建设。以标准推动医养健康与旅游融合发展,制定医疗设施、康体医疗服务、医疗旅游服务等方面的标准。 加快会展旅游标准化建设。推动会展经济与旅游融合互动,围绕会展旅游功能布局,制定会议、奖励旅游、展览等方面的服务和管理标准。 加快智慧旅游标准化建设。完善智慧旅游景区建设与服务指引、旅游大数据平台建设基本要求等旅游信息与数据技术标准,实现旅游服务与管理流程的无缝整合,实现科学、合理的服务与管理决策,促进旅游标准化与智慧旅游建设兼容并进。 加快旅游新产品、新业态标准化建设。重点围绕电子竞技、动漫影视、文创设计、沉浸式演艺、分餐制等旅游业态编制标准。完善节庆活动、竞赛活动等旅游宣传推广标准,不断提高旅游标准的技术含量和质量水准。 四、组织实施 (一)强化统筹协调 在充分考虑合理性、条理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的基础上,研究制定精品旅游标准化体系。在优化完善已有标准的基础上,做好重点领域标准和急需标准的制定,注重突出山东省精品旅游地方特色,既要考虑目前的实际需要制定急缺的标准,又要充分预见未来精品旅游发展的需要。 (二)强化应用实施 通过全面开展标准化工作,形成一套标准规范的精品旅游服务模式,推动旅游服务业向集约型、产业化、品牌化、效益型的高质量方向发展,提升旅游企业在管理、信誉、品牌、服务、理念等方面的“软实力”。推动精品旅游标准化管理更加高效率、精细化,旅游服务更加亲情化、个性化、规范化。 (三)强化机制建设 引导和帮助企业建立并运行精品旅游标准体系,摸索一条精品旅游标准化工作路径,规范精品旅游标准的立项、制定、审查发布、实施与监督等细则,规范标准的制定与转化程序;制定旅游标准化试点示范单位申报、建立、确认、宣传等工作指南,推动建立更多的精品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 (四)强化人才培养 建立旅游标准化人才队伍,通过开设旅游标准化课程或专业,开展旅游标准化研究实验,完善旅游标准化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具有旅游标准化技术特长的应用性人才,提高旅游行政人员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建立起一支熟悉标准化工作、善于实践的旅游标准化专家库,为旅游标准化提供智力支撑。 山东省精品旅游促进会 2023年2月2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