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铸魂 以旅兴业 文旅融合

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民进之友 >>山东民进 >> 【聚焦两会】全国人大代表邹宁:关于妥善解决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 培养项目承担高校学位授权问题的建议
详细内容

【聚焦两会】全国人大代表邹宁:关于妥善解决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 培养项目承担高校学位授权问题的建议

时间:2023-03-08     作者:宋益民【转载】   来自:山东民进

一、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建设背景及现状

2011年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决定开展“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试点工作,并于8月下发《关于开展授予博士学位的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试点工作的通知》(学位〔2011〕55号)。2012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发文件,批准北方工业大学等35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承担高校(以下简称“特需项目高校”)招收博士研究生。

自项目实施以来,各特需项目高校精心组织开展博士人才培养,积极争取相关部门和行业支持,举全校之力,走内涵发展道路,专注博士项目和学科建设,注重学科交叉融合,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有效提升了学科建设水平和综合实力,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博士人才培养体系,填补了我国多个领域的博士人才培养空白,切实服务了国家特殊需求,并体现出较为突出的不可替代性。例如,杭州师范大学依托“治未病与健康管理”博士项目,开发了移动健康管理系统研究、健康慢病管理云平台、智能健康评估和干预系统、3369健康促进服务模式等,先后承担了多项国家及省部级课题,为各级政府提供相关政策咨询报告10余份,在SCI及国内权威核心期刊发表50多篇论文,获吴阶平医药创新奖、何梁何利科学技术创新奖、中国专利优秀奖等7项国家及省部级奖项。重庆工商大学的“三峡库区百万移民安稳致富国家战略”博士项目在服务三峡库区百万移民安稳致富国家战略和长江经济带建设方面,培养了一批在三峡库区“能扎根、能出谋、能干好”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鲁东大学的“问题青少年教育矫正管理”博士项目满足了新时代国家对“问题青少年教育矫正管理”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特殊需求,项目实施成果被共青团中央、山东省监狱管理局、江苏省未成年人犯罪与改造研究所、黑龙江省公安厅安康医院(戒毒所)等单位采纳,创新了未成年人保护机制,承担国家社科基金等国家级、省部级课题22项,成果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等省部级奖励4项。近5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3项和重点项目6项,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

经过第一期(五年)建设,34个博士特需项目高质量通过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组织的验收评估。2018年,北京工商大学等9所特需项目高校增列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21年又有7所特需项目高校增列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目前还有19所特需项目高校尚不是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决议,博士项目实施单位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新增为博士学位授子单位的,不再保留博士项目;其它单位博士项目可按《关于开展“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试点工作的意见》(学位〔2011〕13号)要求,继续实施一期,实施完成后博士项目终止。这意味着未能增列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的博士项目高校,在2023年将不再具有招收博士研究生的资格,待在读博士研究生毕业后,博士项目终止。

二、妥善解决特需项目高校学位授权问题有利于地方高校聚焦优势特色,实现跨越式发展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等。全面建成教育强国,部属高校无疑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进程中,地方高校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截至2020年,我国大陆地区本科和专科高校共2720所,其中,中央部属高校占比4.1%,地方高校占比95.9%(包括高职专及其他普通高教机构),地方高校在校生人数占比91%以上,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主力军,具有独特的社会职能和历史使命,在国家战略甚至国际竞争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对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关键性作用。地方高校重在服务区域发展需求,致力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毕业生就业大多在地市及县城甚至乡村,而这些地区往往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短板。因此,大力实施地方高校振兴战略,对于建设教育强国有着重要的长远意义,特需项目高校均为地方高校,肩负着为党和国家培养特定领域的紧缺高层次人才使命,妥善解决特需项目高校学位授权问题,有利于地方高校聚焦优势特色,实现跨越式发展,也是建设人才强国的内在需要。

三、妥善解决特需项目高校学位授权问题有利于维护国家学位制度和高等教育的公信力

特需项目高校全面负责博士研究生的招收培养和学位授予工作,随着博士特需项目的深入实施,特需项目高校的博士生培养和博士学位授予的既成事实与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未成现实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影响了博士项目进一步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的可持续性,部分有特色、且在该项目实施中形成了较强学科实力的高校失去了发挥专业强项培养特殊需求博士人才的机会,必将对特需项目所在高校和学科的长远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等教育效能的充分发挥。妥善解决特需项目高校学位授权问题,将有利于进一步增强特需项目高校的发展动力,有利于提高特需项目高校博士人才培养的社会认可度,同时也有利于维护国家学位制度和高等教育的公信力,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四、妥善解决特需项目高校学位授权问题有利于推进高校分类评价,淡化“双一流”高校身份色彩,引导不同类型高校办出特色和水平

为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提出的“推进高校分类评价,引导不同类型高校科学定位,办出特色和水平”有关要求,教育部已将完善多元评价体系和常态化监测系统,探索分类特色发展模式列入2022年重点工作并持续推进。目前的学科评估指标体系,所有层次的高校同一学科均使用同一套指标体系,未能体现地方高校的特色。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申请基本条件对于不同层次高校的要求也是一致的,导致大部分地方高校综合实力很难达到申请基本条件,制约了地方高校的发展。教育评价改革在操作层面的规章制度与细则还需各方通力配合、协同推进,不断完善优化各个领域不同主体对象的评价办法。因此,继续深化改革,完善多元评价体系和常态化监测系统,逐步淡化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身份色彩,选择具有鲜明特色和综合优势的建设高校赋予一定建设自主权,探索分类特色发展模式,引导地方高校差异化竞争、特色化发展,并根据不同区域或不同层次高校分类制定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和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申请基本条件是很有必要的。

五、建议

保留这些经过国务院精心筛选出来的特需人才培养项目。不应舍弃。对于达到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申请基本条件的特需项目高校,可以直接认定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对于基本达到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申请基本条件的特需项目高校,建议在项目结项时再给予2-3年建设期,期满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核,认定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邹宁,烟台民进会员、鲁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藻类研究所所长 )



电话直呼
在线客服
在线留言
发送邮件
企业位置
联系我们:
0534-5655351
行政办公室专员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还可输入字符250(限制字符250)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
seo seo